7月12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与建平县源河盛米业举行院企合作签约仪式暨揭牌仪式。沈阳农业大学二级教授、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院长孟宪军,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沈阳农业科技开发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院长鄂玉洋,副县长李东泽出席。
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作为沈阳农业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平台,是由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牵头,依托沈阳农业大学各学院科技资源,联合国内兄弟大学和相关科研院所农业专家团队,在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支持下成立的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的新型研发机构。
建平县源河盛米业位于国营建平县热水畜牧农场,成立于2008年,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小米的加工与生产,配备了先进的粮食存储设备,仓库总容量达到3000吨,足以满足大规模的原料储备和成品存放需求,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发展有机杂粮基地15000亩,在专注小米加工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已形成涵盖十余种有机杂粮的丰富产品线,并与山姆、麦德龙等20余家知名商超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产品畅销全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此次签约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技术转化、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链优化上的实质性合作迈出了关键一步。
签约仪式上,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与建平县源河盛米业签订了科技孵化协议书。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
向建平县源河盛米业颁授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专家服务工作站”牌匾。
鄂玉洋表示,通过此次签约,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将依托自身科技优势,为源河盛米业提供定制化的工艺优化方案、新产品研发支持及人才培训服务,助力企业实现从传统加工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希望双方充分发挥优势,将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为建平县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李东泽表示,建平素有“中国杂粮之乡”的美誉,杂粮种植面积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杂粮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占据重要地位。杂粮资源丰富,杂粮品种齐全,包括小米、高粱、豆类、荞麦等类别,其中“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建平荞麦”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次签约,对于加快推动建平杂粮产业提档升级、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强沟通交流,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优势的互惠共赢,推动建平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杂粮产品深加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建平县源河盛米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企业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及产品研发推广等情况。